從戰略高度出發深入研究影響與制約中國社會發展的社會因素、社會條件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社會后果。著眼中國經驗,從理論和實踐上深入探討社會發展的目標體系、基本框架、戰略模式及其轉變形式,充分論證中國社會發展經驗的科學性及其在世界現代文明發展史中的地位。依據結構分析與機制分析,將社會發展的結構特征落實在具體運行的機制上,帶動社會發展政策研究。
突出"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議題,從涉及民生的重大現實問題出發,研究公共資源合理投入和公平配置的結構以及中國社會建設和社會事業的核心體系。從社會治理的角度出發,通過深入調查社會建設的具體實踐,揭示社會治理公開化、公平化和公正化的作用機制,探討社會建設與社會治理的內在聯系以及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治理的內在邏輯。
以社會構成的微觀基礎,即群體、社區和組織的基礎秩序和組織化過程為研究對象,從制度變遷及其內在機制的作用出發,研究中國社會的變遷和發展規律。從特定人群的社會特征出發,研究社會分化的機制和結構,探討利益群體形成的條件,揭示社會沖突和社會整合過程的規律;從基層社會及地方經驗入手,深入探究中國社會發展中組織過程的獨特結構及制度變遷的動力機制。
將社會發展的理論、實踐、方式與歷史結合起來,從改革與社會結構轉型的角度出發,尋找建國60年和改革30年來社會結構和機制形成的歷史脈絡,概括社會發展各階段中社會結構及其在社會變遷過程中的特征;通過歷史分析的視角,尋找社會結構及制度變遷的制度資源和傳統資源,探索現代化發展和變遷過程中的中國經驗及其歷史規律。
負責科研、人事(包括博士后流動站)、外事、財務、黨務、行政、后勤、培訓、工會、婦工委、社會發展系等工作。 負責人:張晨曲 電話:010-65124692 日常行政電話&傳真:010-65124193
籌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