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動中國從小康社會向共同富裕社會轉型?如何在新的“兩步走”戰略中確立社會建設的階段性任務?如何加強新發展階段社會治理,完善社會發展政策?如何防范和化解重大社會風險?在人口日益老齡化背景下,如何建構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圖片均為會議現場。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供圖
5月15日,“百年中國社會發展與社會變遷”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5·17”重要講話發表五周年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當天也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成立十周年的日子。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謝伏瞻在開幕式上向300多名與會專家學者拋出了一系列研究課題。
五年前的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謝伏瞻說,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必將為理論創造、學術繁榮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廣大社會學工作者要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學作出積極貢獻。
謝伏瞻要求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緊扣新時代重大社會發展理論和實踐問題,將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對策研究密切結合,著力增強原創能力、勇于提煉標識性概念、奮力建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學,推出一批具有時代高度、代表當代中國社會學發展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主動設置議題、引領話語,推出一批能夠反映中國立場又能為國際學術界所理解和接受的學術命題,提升我國社會學的影響力和傳播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王靈桂希望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建成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學術研究型智庫, 進一步加強對外學術傳播力度,講好中國故事。
對于這些課題,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張翼滿懷信心地表示,新發展階段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提供了新課題,研究院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今后,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將圍繞黨和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和需求,聚焦社會建設和社會治理面臨的新任務新要求新課題,不斷回答“中國之問”和“時代之問”。
與會專家學者也表示,要抓住歷史機遇,把“問題導向”和學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開拓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新境界,為新發展階段作出更多貢獻。
會議舉辦了8個平行論壇,圍繞“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百年中國社會發展和社會變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新發展階段中國社會發展的特點和趨勢”“新發展階段社會政策與社會福利”“老齡化社會與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構建中國特色志愿服務體系”“專業期刊與學科發展”等主題開展研討。(完)